摘要:动辄将中国股民骂为赌徒,把中国政府正常地实施稳定市场措施污为人为托市,坚定地看低、坚决地唱空中国股市,这样的预测恐怕早已超出了预测本身的范畴。 ...
不过,随着西方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实体经济,中国就很难抗拒其所带来的冲击了。
从组织上,三级农协各与本级行政组织相对应,组成了完备的组织体系。坚持合作制原则是对合作金融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服务对象的要求,实行商业化经营是合作金融组织作为金融企业的基本要求。
中央农林金库可从事任何金融增值业务,增值后的利润分给农民。农协既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党派,也不臣属于任一政府机关,从而保证了相对独立性的地位。例如,农协信用系统通常以略高于私人银行利率的优惠利率吸引农户存款,并以优惠条件面向农户发放贷款。认为农民没有能力办农协,更没有能力办金融,因此不能让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更不能让农民办金融,这就是有关部门的思维逻辑。二、日、韩、台农协办金融有哪些好的经验?日、韩、台农协办金融的经验很多,这里择其要列几点:(一)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日、韩、台的农协,是真正的农协,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农协还利用自己的技术推广网络,无偿向农民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而这部分利润的来源则源于农协的业务收入。中国从2002年以来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平均每年新创造了1740万个就业岗位,增长和就业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189,也即是说,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创造3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相反经济增长下降一个百分点,将减少300万个就业机会。
但11月份数据更是惊人,工业生产的增长只有5.4%(10月份时是8.2%,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保八,是有可能的。由于这一因素,和每年都流入中国的巨大的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为840亿美元,2008年预计将超过900亿美元),组成了中国的双顺差(和中国出口导向增长的双引擎)。在当前这场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中,中国和新兴经济国家有可能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希望。
下半年后,随着经济增长的回升,就业和社会的压力将有可能逐步缓解。从2002年以来,制造业的平均年增长为17%,带动了GDP年均增长10%。
推行的措施包括降低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收入,帮助企业获得必要的融资途径等。这一财政刺激方案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1)低收入群体的公共住房。这些经济体利用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向中国出口制造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推动了自己的经济发展。6)技术创新,研究和开发,产业升级。
为了能够出口,中国首先必须进口许多商品,如原材料,零部件,组装件,和机器设备。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的预测2009年增长7.5%似乎是比较客观的。历史经验表明,要使凯恩斯类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获得成功,需要一些配套的政策和支持手段。许多年以来,中国的亚洲周边的经济体和中国之间一直是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在短期内将刺激GDP的增长,但是,他们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很可能不是那么有效的。因此,在11月9日中国政府能迅速地大方提出吸引世界眼球的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刺激方案。
特别是在2008年的前11个月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值仍然上升27%(和2007年相同),但实际上用可比价来看,由于政府的宏观紧缩政策,投资增长的速度是放缓的。毫无疑问,一些大项目,如铁路等都是属于中央的项目。
为了尽快改变下滑,稳定经济,政府在运用财政刺激手段的同时,也同时运用了其他的直接政策干预手段,如刺激出口(运用更多的出口退税),和促进农村消费(通过直接的补贴),并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已迅速下降),甚至考虑了可能用人民币贬值来促进出口。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内的需求,特别是国内投资。2008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8.1%,对欧元升值20.3%,对英镑升值32.1%,对日元升值7.6%。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需求疲软的影响,有一部分被中国向新兴经济体的更多的出口所抵消了。事实上,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运用了所有可能的政策手段,努力维持2009年的经济增长。在增长的需求方面,GDP的增长来源于国内需求的提高(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和外部需求(净出口)。
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以增大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成套的财政刺激手段。因此实际上中国是日本,韩国,台湾等经济体持有欧美顺差的代理人。
在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11月份刚宣布把利率大幅度降低103个基点后,再次宣布降低利率23个基点。它的增长速度也要高于其他的产业部门。
中国急剧增大的外部顺差实际上加重了过量生产和过分投资的宏观经济的不平衡性,加强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开始阶段,许多中国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相信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是分离(decoupled)的。
正如前面所说到的,到2008年的11月份,工业生产的增长降到只有5.4%,所以我们认为2009年初前几个月的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有可能继续下降。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还正处于城镇化过程的中期,还有几亿人口会在未来十年中从农村移往城市,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在推动中国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张。5)生态保护,和环境项目。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朱镕基总理也采取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刺激中国经济发展。
从担心过热到担心衰退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9.9%(高于过去30年的年均增长9.8%),全年的增长估计会在9.5%。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扩张的财政政策中,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来刺激增长。
从2005年7月到2008年9月(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前),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上升了21.8%。毫不奇怪,在2008年的下半年,出口增长动力的突然消失(这也造成国内消费下滑)迫使中国政府积极行动来应对经济逆转。
其次,中国正在制定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受惠产业包括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政府开始不再怀疑经济正在急剧下滑,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将在明后两年,用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5900亿美元)的组合财政措施来刺激经济。
2008年1月到11月中国的外贸总额达到2.4万亿美元,比上年上升20.9%,产生贸易顺差2560亿美元,比上年上升6.9%。这一次,由于中国具有良好财政盈余,强大的外部平衡,和现金充足的国有商业银行,温家宝总理显然要轻松得多。结果,当经济迅速恶化,政府突然受到了经济下滑的速度和力度的巨大冲力。虽然和2007年的11.9%相比,已是明显下降,但和2008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只有2.5%相比,中国仍是世界上发展最好的经济体。
本文将对2009年中国经济的可能走向作一探讨。在2007年的GDP增长的11.9个百分点中,投资贡献4.9个百分点,消费贡献4.7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值贡献2.3个百分点。
但是,中国政府也必须谨慎地面对可能出现的失业短期内急剧增加的问题。中央政府承担1.18万亿人民币,其余的将由地方政府通过银行贷款,发债券,等各种方式自筹。
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2.2%(10月份增长19.2%),这是过去7年来的第一次,当月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2009年初,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下滑,将可能会造成数百万的失业者。